企業信用報告向查詢者提供企業全面、準確的綜合信用信息,為各類信用交易提供重要的決策參考,有效減少不必要的信用風險和損失。一直以來就大量應用于合作上市、投資融資、項目招投標等領域,部分企業常常為了加大合作、融資、競標的把握,常常會申報該類資質,但也僅限于錦上添花的作用。但最近,福州市政府正式發公文通知,第三方信用報告開始成為市場準入門檻,沒有信用報告將不能參與招投標。
日前,市建委與市信用辦聯合下發了《關于在房建和市政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監理招投標中試行使用第三方信用報告的通知》,于全省首創在房建和市政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監理招投標中使用第三方信用報告。信用報告作為資格審查的重要依據之一,凡未按規定提交有效信用報告的,視為不響應招標文件要求,投標人投標資格審查不予通過。
據了解,第三方信用報告必須由依法成立的信用服務機構出具,其主要體現企業基本信息、良好信息和不良信息三部分內容,例如中國招投標社聯合深圳方圓資信出具的招投標企業信用評級和信用報告,就是專門為了招投標企業準備的企業信用報告,為滿足招標方的要求,信用報告中會體現投標人以下9個方面不良信用信息:
1.因存在轉包、掛靠和違法分包或圍標串標、買標賣標或允許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以本企業名義承攬工程等行為,受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行政處罰或通報批評的信息;
2.因施工現場相關人員不到位、不履職等不按合同履約的情況,受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行政處罰或通報批評的信息;
3.因拖欠工程款或拖欠農民工工資,受到建設、人社行政主管部門行政處罰或通報批評的信息;
4.企業法人及法定代表人被司法機關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信息;
5.被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列入“黑名單”的記錄;
6.被列入聯合懲戒的記錄;
7.被相關行政主管部門暫?;蛉∠稑速Y格的信息;
8.企業財產被司法機關接管或凍結的信息;
9.被相關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業的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企業如果出具的是虛假、無效,招標單位不承認的信用報告,不僅會影響到當前的競標項目,而且企業還有可能會被例入征信“黑名單”,影響企業以后在別的項目上的投標行為,最重要的是,上了“黑名單”就沒那么容易消除了。